四象星座

24节气

 首页 > 24节气 > 谷雨的文化内涵 气候特点

谷雨的文化内涵 气候特点

 2025-06-21 20:15:08 编辑:凯凯

谷雨的文化内涵

谷雨的文化内涵 气候特点

文化内涵

雨水有什么文化内涵呢,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所以人们所说的出雨贵如油也是说雨水的珍贵作用。谷雨的别称和雅称 谷雨节气的诗句>>>>

雨水时段

雨水时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雨水时节一般是从2月18日至3月5日结束。谷雨是几月份 谷雨的来历简短>>>>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时节

谷雨时节,在中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在北方地区,谷雨是“终霜”的象征。

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雨生百谷

古代解释即所谓“雨生百谷”,故此得名。每年阳历4月19日至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由于谷雨过后就是立夏了,所以很多人对于该期间的天气情况还是比较关注的,就了解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日期在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之间。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节气,古时人们有“走谷雨”、“品谷雨茶”、“赏牡丹花”等习俗。

【谷雨的气候特点】

降水增多

谷雨节气,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

云雨中夹裹着的强对流天气,不仅会带来冰雹、雷暴等灾害性,有的还会伴随着短时间的、局地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24小时的雨量可达300或400毫米以上,造成江河横溢和严重内涝,而时间较长的暴雨还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气温升高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春旱

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谚语云:“清明谷雨雨常缺”,意思是说,在这两个节气期间,雨水紧缺。谷雨期间,海南岛、川西、广西西部、西北、华北的人们更加渴望雨水,一般年景,晴天多、日照强、蒸发大、多风沙、空气干,此时的雨水更是贵如油。如果冬季降雪少,容易出现旱象。

对于十年九春旱的地区,采取节水灌溉、实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春旱也是林草火灾的帮凶,林区加强林火监测,防火宣传,可以说是到了紧要的阶段。

强对流天气

谷雨节气,也就是每年4月~6月,是一年中强对流天气的高峰期。进入5月,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局部的雷暴、冰雹、狂风、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会明显增多。防雷、防雹、防风提上日程。

风沙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不消停。4月底到5月初,气温毕竟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空气层不稳定,上层风动量下传,锋面气旋活跃,共同引发的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常见。

大范围的浮尘天气,昏黄的天空,落下的黄尘,让诗人所描绘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黯然失色。

雨水时节吃什么?

雨水节气人们会吃什么美食呢,雨水节气意味着降水逐渐增多,早晨常有露、霜出现,空气湿度增加,因此,在这个期间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还宜多吃果蔬和汤粥。所以雨水时节人们都会多吃水果蔬菜。

加载全文
标签:气候 谷雨 文化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冬至为什么要吃糯米饭冬至为什么要吃糯米饭
米饭糯米饭冬至11月17日
立秋节气是进入秋天了吗立秋节气是进入秋天了吗
节气秋天立秋11月17日
大寒节气习俗有什么大寒节气习俗有什么
大寒节气11月17日
立秋后第几个庚日为末伏立秋后第几个庚日为末伏
末伏立秋11月17日
立秋是庚日算不算第一个庚日立秋是庚日算不算第一个庚日
立秋11月17日
立秋前一天是绝日子吗立秋前一天是绝日子吗
绝日立秋日子11月17日
立秋转运的说法立秋转运的说法
转运说法立秋11月17日
立秋前一天禁忌有哪些立秋前一天禁忌有哪些
立秋禁忌11月17日
立秋下雨有什么说法立秋下雨有什么说法
什么说法下雨说法11月17日
中伏下雨的顺口溜中伏下雨的顺口溜
顺口溜下雨中伏11月17日
二伏下雨有什么说法二伏下雨有什么说法
下雨说法11月17日
一九二九不出手节气歌一九二九不出手节气歌
一九节气歌11月16日
东北立冬的传统饮食东北立冬的传统饮食
传统饮食11月15日
大雪节气的5个节日习俗大雪节气的5个节日习俗
节日习俗大雪11月15日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有趣的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大雪有趣的习俗
节气大雪二十四节气11月15日
秋分打雷下大雨是什么预兆秋分打雷下大雨是什么预兆
下大雨打雷预兆11月15日
立春到来不躲春后果立春到来不躲春后果
立春躲春11月14日
广州冬至吃什么广州冬至吃什么
10月25日
冬至习俗南方北方有什么区别冬至习俗南方北方有什么区别
北方习俗冬至10月25日
江西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江西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传统食物传统10月25日